« April 2024 »
MoTuWeThFrSaSu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Thursday 21st November 2013 10:49:53 AM
從小開始獨立[ 0 messages] 
Culture

在鎌倉長谷,我看見了這位五六歲的女孩,獨個兒背著她的背包趕路,我跟著她拍攝,發現她原來是去趕乘下一班的江の電。

這時,她令我想起在香港成長的小孩,怎樣被父母寵愛和保護,甚至乎那些父母,也要放棄一切正常的社交活動,全程在旁悉心呵護備至。

再看看這小女孩的獨立,又再看看最近無線電視之節日 - B大任務之後,就令我不得不佩服,當父母的日本人之如何放心,去讓自己的兒女,真正去經歷他們的成長人生路。

Alex 21/11/2013

 

Tuesday 19th November 2013 12:16:18 PM
太過嚴肅的喜事[ 0 messages] 
Culture

大女兒知道我喜歡傳統的事物,特意安排了我,在星期天的行程裡,要我留在明治神宫,也好讓她能與妹妹二人,無拘無束地行逛她們的心頭好之地 - 原宿竹下通。

我一早已知道,在明治神宮的星期天,總會有和式婚禮在進行,我引頸以待。

在明治神宫裡,不單這是吸引,還有在那裡,有全日本最大的木造鳥居,也是值得去一看的。

來得到明治神宫,我當然會守候每一隊的婚禮隊伍,縱使是在烈日當空下而當時已令我汗流浹背了。

我只是停留了一會,已有一隊莊嚴肅穆的隊伍,緩緩而行至在我的眼前。走在隊伍前面的,是一個穿著白色古服、手執著笏板的年輕男人帶領著隊伍,尾隨的是兩位穿著禮儀服的少女。再其後的就是一對結婚的新人,男的穿上了傳統的黑色燕尾服,女的穿著雪白色的和服,在她的身後,有一也是穿著古服的男士,為新娘打傘。特紅的大傘,是令到了整個場景,增添了唯一的一點,只有中國人認為是喜事必需要有的颜色,也令整個隊伍,沒被旁觀者誤以為,那裡在進行著喪事。

正因為,跟隨著的行列,他們沒有交談、沒有笑聲,是一班穿著貌似素服但光鮮整齊的男女,垂著頭而行在整個隊伍當中。在烈日當空下,他們從神宫的廣場,緩緩而行,走到另一面神宮之迴廊,或許他們不怕烈日煎熬,或許他們正在享受著儀式這一刻、又或許、這儀式就是這樣,需要在嚴肅、寂靜、緩慢、甚至要暴曬下進行才算是傳統。

我看到這裡,心裡在幻想,會否真的有具棺木,緩緩而出呢,正因為場景真彷彿他們正在辦著的是喪事了。這不難理解我有這個想法,因為我太套用了中國人婚禮的喜氣洋洋氣氛。相反,日本人行傳統禮儀結婚時,那副嚴肅的舉止和步伐,冷漠得太不近人情了,真的很容易被不是本土日本人的旁觀者,誤以為他們正在進行的是喪禮。

結婚,本來就是一件開開心心、喜氣洋洋的事,但是日本人就是要弄到沒有笑容、沒有歡呼和一片死寂的模樣,一生人一次的事,又何苦呢。

Alex 19/11/2013

 

 

 

 

 

 

 

 

Monday 18th November 2013 03:00:20 PM
平等了の日女[ 0 messages] 
Culture

                           

三十年前的日本,仍然是大男人的年代,我還記得導遊在旅遊車上說:「在百貨店裡的女售貨員,全都都是未嫁人的女子,她們溫柔體貼,男士們,去追求吧。」導遊真的這樣向我們男士說這番話,令到在車上的男士,無一不心動起來。

那個年代,仍然是大男人年代,日本男人很注重面子,不讓嫁了給自己的女人,仍要出來謀生,幫補家庭。

這是當年在社會裡之風氣,否則代表這些男士之不濟,養活不到一個家庭。他們只好硬著頭皮,讓嫁了給自己的女人,留在家中,作三年抱兩之例行公事。

而男士們更因這種的無形社會壓力,從而在家庭裡,更顯出他們之大男人本色,粗暴對待甚至性虐待對方,時有所聞,已不是新聞了。

時至今天,新一代的到來,他們受過教育,這種觀念,已大半消失了,在職女士也增加了不少,也相信經濟泡沫爆破之後,樣樣事情都要面向現實,不能只顧面子有關。

唯獨是現今之日本女士,不像三十年前般了,一行出來就能看出她是日本人,當年她們的衣著、髮飾、談吐、言行舉止,一眼就能識別。

但今天的日本女子,已沒有了和式之打扮了,言行舉止卻粗獷了很多,再見不到溫柔體貼、斯文絮步這種婀娜多姿。我在日本這幾天裡面,如果不是天天都看到日本文字在我眼前飄來飘去,否則的話,還以為自己身在香港旺角街頭。

Alex 18/11/2013

0.0180571079254
Culture(3)
Food(2)
Trave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