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每天的进度最多也就是一天一页的水平了L主要是对于methodology可以算是全然不知,所以找资料看文章的还要用石头脑袋妄图理解一下,所以感觉效率不是很高L加油啊,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吧,什么都会的话还用学嘛J
因为十一假期的关系,即使今天是周末,国内的上班族们还是在做假前的奋战,诸如阿莲妹还在忙得不可开交。快到晚上9点了竟然还在加班,我开玩笑说干脆熬通宵算了。阿莲妹说还别说,他们这个行业竟有彻夜工作都干不完的。我说那些人都是疯子吧,那么愿意给公司卖这个命呢。阿莲妹说这些都是行业外的旁观者所不能理解的,身在其中才能体会这是不由自主的。或许是我想的太简单了,依然认为什么都可以自己选择。就如同昨天和妈妈聊天,说道那些去国外扎根的辛苦的第一代移民,大多是为了孩子可以更好地在异乡生活。我说,何必把仅有的这一辈子搞得那么辛苦呢。这话想来未免有些幼稚与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吧。谁不想安逸地坐享其成呢,谁又甘心劳碌奔波呢。理想与志向怎可能唾手可得。像我这种没大志的要是也想过得舒服的话,至少要先是有强大的父母后盾,并且自己也得有傍身糊口的一技才可以吧。真的不是谁都可以有福享受那份悠闲的,这个是注定不公平的,至少起点是不可能公平一线的。
发现我现在对于电视剧中的感情归属的判断力越来越接近导演了。真不知道是该赞扬自己的“提高了的戏剧修养”(哈哈高度够高吧),还是该慨叹不再是抱着公主王子理想爱情的“进化”。最近看的数部剧集,表面上或是常理上认为该在一起的我都不这么认为与希望。比如《对不起,我爱你》里面,就觉得女一号应该和男二号,即使男一号对她用情最深也遭受着最悲惨的境遇;《白色巨塔》里面,就觉得男一号没有必要苦苦执着于十年来的感情与身心都遭到过重创的女一号,选择更专注于他并且可以带来快乐与朝气的院长千金不是更好吗。《对》剧中换了不治之症时日不多的男主人公在忍受疼痛折磨之时仍叨念着所爱的女主人公的画面并没有太打动我,反倒是《白》剧中有妇之夫的男二号在机场与怀有身孕并决定远赴他乡的情人告别的时候让我很是动容,特别是男二号在回家的路上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她已经走了,去美国了,我想我们再也不会见面了”时那略微哽咽的嗓音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比起死别,情人的生离场面应该是更多吧。或许有时会很偏激地觉得与其永不见面的生离,还不如对方消失于人间,同样是不再见面,但对方的存在与否会带来大不相同的思念。
《白》剧的原声大碟很不错,歌曲都恰到好处地配合着剧情的发展与人物的心理。其中阿桑的这首《开车》唱得很有味道:
上 上一次的快乐是多久了
你 你走了我的计算变差了
微笑在我脸上 又被僵住了
那是第几次又说起你了
魁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开 一个人开车是最寂寞的
但是别 别扭开收音机来听听歌
因为有些歌曲是很伤人的
太容易就会 想起你了
u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如果那天病了 约会换了
我们就不遇上了
或许就能够微笑幸福靠着
比你更好的另一个
有时爱像开车危险又快乐 遇上红灯就停了
勉强是不对的 我们都知道的
差别的是 谁会先下车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伤 再伤的伤口都会痊癒的
难 再难的难过也能走过的
一个人的下午 也是美好的
只是聊天的人又少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