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Chung :: 屏山達德公所
* Music
Visits: 1616 times
Last changed: Dec 28, 2012
15 items in this album

達德公所


達德公所位於元朗屏山,建於清朝咸豐年間,迄今約一百六十年歷史,是逾百年前各路英雄共謀抗英戰略的大本營,公所內的英勇祠供奉了當年抗英犧牲的一百四十七名英靈。
達德公所為二進三間式
的傳統建築,左為慰寂祠,右為英勇祠,中間為公所大廳,古物諮詢委員會於一九九八年將之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早於一八九九年,清廷將新界租予英國,同年三月廿八日,屏山鄧族卅九條鄉村組成的「達德約」張貼「抗英揭貼」,包括錦田、元朗、廈村、十八鄉、青山等鄉村的村民,
集資
購買軍火及訓練鄉勇抵抗英人入侵,而位於古屏山巿東北角的達德公所,古時簡稱為「約所」,正是達德約各村代表的議事會所,是武裝抗英的指揮中心。

不過,當年抗英行動迅即被英軍鎮壓,鄉勇傷亡慘重,港英政府其後對事件採取封鎖政策,不讓民間流傳,直至日本侵華期間,鄉民才能趁機集資重修達德公所,
期間在關公像後
方的牆內暗格發現一批抗英義士名單,遂刻石立碑並加「忠義留芳」刻印,以紀念及供奉當年抗英犧牲的烈士。


元朗屏山村近鬧鬼,多位村民向本報記者形容,自村內的「英勇祠」內的百多個烈士碑被搬走後,不時在村內看見百多年前抗英民團的幽靈,更有不少人聲稱看過民團在該地操兵
縱使在該處設香爐仍未能解決問題。為使村民安心,該處地主特請來法師,今午於聚星塔附近空地舉行超度法會,請先人「上位」

將主持有關法事的六壬神功殷法青師傅表示,元朗屏山鄉時常有居民看見「抗英民團」的幽靈(即百多年前英軍攻打香港時,於新界抗英的原居民)

她稱,屏山「達德公所」旁的英雄祠內原有烈士碑供奉為村犧牲的147位烈士,但後來卻因政府擴建而被搬走。自此,便不時發生有居民看見「團兵」幽靈的事件,
「有人甚至見到民團成班操(兵)。」她又指大部分村民都有類似遭遇

由於臨近農曆七月十四孟蘭節,元朗屏山的村民將於今天下午三時至五時舉行超度法會,以求安心以請神法帶眾烈士「上位」殷法青師傅續說﹕
「之前有搵師傅睇過,個師傅話於那裡安返個香爐,等「佢哋」有香火食就無問題,但後來都係唔得
因為個香爐又無名又無盛。」她又說,自己曾以神功方法,從「土地公」(一中國神明)得知「啲祖先唔安樂,要整返間屋仔,個香爐要有名有姓才可以。」
她表示現時有關物件現時已預備好,只待於今天的超度法會中以「請神」的方法「帶」一眾烈士「上位」

殷法青師傅表示,是次超度法會是該處地主「明哥」為求村民安心,所以出錢籌備的。不過,本報致電查詢時,元朗區議會議員鄧慶業不知道有關事件,也未聽過該處有鬧鬼事件
據知,元朗屏山一帶由於地理環境優越,成為附近一帶鄉村的中心,附近的39個自然村落組成一個「達德約」,於屏山上設辦公地點「達德公所」。

「達德約」於抗英時期致力募集款項,並組織青壯男丁奮力抗英,保家為國,烈士包括來自屏山鄉、橫洲鄉、沙江鄉、管乙鄉、鰲磡鄉及台山鄉等的新界居民,
據知當年死傷慘重,更有不少婦女被英軍姦污。不過,由於港英政府對抗英事件採取封鎖政策,並大力鎮壓有關活動,所以到了1939年,鄉民趁着日軍侵華時方有機會
「趁機」修葺「達德公所」,並於旁邊設立「英雄祠」,以供奉147名抗英志士,又為他們刻石立碑。










































I
 
I
 
I
 
I
 
I
 
I
 
I
 
I
 
I
 
I
 
I
 






 
ping_001
ping_002
ping_003
ping_004
ping_005
ping_001
ping_002
ping_003
ping_004
ping_005
ping_006
ping_007
ping_008
ping_009
ping_010
ping_006
ping_007
ping_008
ping_009
ping_010
ping_011
ping_012
ping_013
ping_014
ping_015
ping_011
ping_012
ping_013
ping_014
ping_015
[leave message] [email album]



10 0.00101399421692 0.00954008102417